世界人民,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人,都爱酒,把酒当做人生当中的必需品。“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,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,天地即爱酒,爱酒不愧天”,中方的诗仙李白以不愧天为己任的去爱酒;“没有葡萄酒的日子就如同没有阳光”,西方的葡萄酒之父巴斯德更是把葡萄酒比做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。
酒就象血液一样,在每个民族文化里流淌。然而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生活环境、历史背景、思维模式等等,中西方酒文化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。
物质层面
西方—啤酒和葡萄酒文化 中方—米酒文化
中西方酒在种类上的差异也与其背后蕴含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。这是因为在农耕时代初期,中西方由于地理及气侯因素的不同,形成了不同的农作物种类。
西方文明的起源中,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。因此,以小麦为原料的啤酒是西方酒类中一个重要的类别。此外,以欧洲大陆为主的西方,特别是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,三面环海,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,土壤相对贫瘠,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。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,谷类作物产量低,仅能满足食用,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。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,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,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,所以西方盛行“啤酒和葡萄酒文化”。
华夏文明的起源中,主要的农作物是米类,黄河流域以种植抗旱耐瘠薄土壤的粟为主,而长江流域多栽培性喜高温多湿的稻(大米)。古代的华夏中国幅员辽阔,气候温和,沃土良多,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,因此米类粮食产量大、品种多,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基本需求后,还有剩余,这就为采用大米等粮食作物酿酒奠定了基础。 因此,中国盛行的是“米酒文化”。
精神层面
西方—理性古典审美观
中方—自然审美哲学之道
西方的酒文化崇尚极之理性的解构。这是由于西方思维注重科学、理性,趋向于探索自然和物质,是一种“以物为本”的理性思维。他们重视不同酒自身的不同特点,充分尊重酒的性质和味道,力求将各种酒不同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知名葡萄酒顾问林裕森先生在他的《弱滋味》一书中如是写道:“在葡萄酒的世界里……,讲究的,一直是酒香的浓郁与复杂,是酒体的结构与饱满度,除了均衡,也在意是否坚实耐久,是否余味绵长,沿袭着一套非常理性的古典审美观。即使有美国的酒评家向着享乐主义方向引导,但仍是基于非常理性的古典审美观。”
对于酒具的选择上,西方也是围绕着如何让饮者充分享受品味酒来选择的。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、让酒充分舒展的滗酒器、乃至为葡萄酒温度而专门设计的温度计,形形色色的玻璃杯中小杯子是喝白葡萄酒的,再大一些的是喝红葡萄酒的,瘦而高的杯子是喝香槟的⋯⋯这些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在品酒上的理性思维,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美味而科学制定的。
在中国,酒是媒介,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。所谓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。酒在欢乐时助兴,在忧愁时浇愁。再看饮酒地点,能在酒馆里旸饮,也可在家中小酌全凭各人选择。而对于装酒的器皿,也没有特殊的规定,大碗显豪爽,小盅显秀气,酒壶便于携带,酒缸储存方便。从普通的碟盘杯盏,到做工精致,材质稀罕的昂贵酒具,均可选用,意在饮酒的人和饮酒的氛围。
实质上,中国酒文化是上升到道的层面,秉持自然审美哲学。酒道崇尚通过酒使得自身与自然契合,崇尚品饮带来的精神意境,所谓“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”,酒能让人回复到自然的状态,无拘无束,神思飞扬,“酒醒还醉醉还醒,一笑人间古今”。
中方酒的酿造过程也十足的理性精细,深谙四时季节变化之道,春夏秋冬,不同季节酿造的酒有着不同意趣,春酒活泼清新,夏酒张扬刚烈,秋酒清冽爽朗,冬酒厚实沉雄。 |